产品中心
Matrice 400+H30T助力电力巡检提升效率
Matrice 400+H30T助力电力巡检提升效率。DJI Matrice 400大疆新推出的行业级旗舰飞行平台,具备 59 分钟超长续航,载重高达 6 公斤,集成激光与毫米波雷达,可实现电线级避障,且支持 O4 图传行业增强版以及空中图传中继,让操控更安心,作业更轻松。禅思 H30 T,集成广角相机、变焦相机、热成像相机、激光测距仪和近红外补光五大模组。
Matrice 400+H30T助力电力巡检提升效率
作业流程
在常规输电线路巡检中,M400 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沿线路飞行,利用禅思 H30T 云台相机同时获取可见光与热成像画面。可见光图像用于检查导线、绝缘子、金具等设备的外观是否存在破损、变形、锈蚀等问题;热成像数据则用于检测导线接头、线夹、绝缘子等部位的温度,通过温度异常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内部故障或接触不良。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,保持与线路设备的安全距离,对每基杆塔、每个关键连接部位进行详细拍摄和数据采集。
效率提升
以南宁供电局采用 M400 进行的 “异地起降协同作业" 为例,多组人员在输电线路两端定点操控,无人机通过 “接力飞行" 覆盖超长区段,取消了传统转场耗时环节。实测数据显示,新模式作业效率较人工巡检提升 2 倍以上,且导线级障碍物识别准确率达 99%。同时,通过仿线飞行功能,无人机沿导线轨迹自动飞行,保持恒定安全距离,采集线路细节,进一步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。
大疆 M400 无人机技术优势
强大的感知与避障能力:
M400 搭载*的六向感知系统,融合了激光雷达(30 万点云 / 秒)、毫米波雷达(200 米雨雾探测)和全彩低光鱼眼视觉传感器。激光雷达能够快速生成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数据,精确识别直径 2mm 的输电线,即便在复杂的夜间山区环境,避障成功率也高达 98.7%,相比前代产品有显著提升。毫米波雷达则具备良好的穿透性,在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,仍能有效探测周围障碍物。全彩低光鱼眼视觉传感器可提供 360° 的全景视野,在低照度环境下也能获取清晰的彩色图像,帮助无人机感知周围环境,自动绕行杆塔、导线等障碍物,极大地保障了飞行安全,使其能够在复杂的电力线路环境中稳定作业。
超长续航与大载重能力:
在搭载 H30T 云台相机时,M400 前飞续航可达 59 分钟,单次飞行覆盖范围最大可达 30 公里,相较于传统无人机,作业效率提升 50%。其高达 6 公斤的大载重能力,允许同时挂载多种专业设备,如激光雷达、热成像模块、喊话器等。在山区等地形复杂的区域进行巡检时,可利用激光雷达采集高精度点云数据,同时通过热成像相机检测导线接头过热等问题,真正实现 “一机多能",减少设备携带数量和作业次数,提高巡检效率。
智能作业与自动化流程:
借助大疆司空 2 云平台与机载 AI 算力(可选配妙算 manifold 3),M400 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巡检。首先,基于输电线路的 GIS 数据,能够自动生成精准的飞行路径,确保覆盖所有杆塔与关键区段。在飞行过程中,利用机载 AI 算法实时分析采集到的图像和数据,边飞行边识别绝缘子裂纹、树障隐患等多种缺陷,单张照片可检测多达 1000 个目标。飞行结束后,AI 自动对缺陷进行归类,划分紧急、重大、一般等不同等级,并生成详细的可视化巡检报告,大幅缩短数据处理时间,为运维人员提供直观、准确的决策依据。
高精度数据采集与处理能力:
M400 可搭载多种专业数据采集设备。例如,搭载 L2 激光雷达时,单次飞行即可完成传统设备需 3 次飞行才能采集的数据量,将矿山、山区等复杂地形的巡检时间从 8 小时压缩至 2.5 小时。通过点云数据构建的三维模型精度可达毫米级,能清晰直观地展示线路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,精确计算树障与导线的安全距离,提前预警潜在隐患。同时,依托大疆智能巡检平台,M400 采集的影像可通过预训练的 AI 模型自动识别超 20 类常见缺陷,如防震锤移位、绝缘子破损、鸟巢隐患等,识别准确率达 95% 以上,极大提高了缺陷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,避免了人工判图的主观性和疲劳导致的漏检问题。
Matrice 400+H30T助力电力巡检提升效率